南阳塔子山梅花家庭农场有限公司
理事长:徐永进
手机:15937758778/13323687971
电话:0377-63892778
传真:
地址:河南南阳卧龙区谢庄镇塔子山

梅花文化
梅花与中国文化
[来源:] 点击量:0 [日期:2013-10-07]

  中国是梅的原产地,梅类资源丰富,地域广泛。梅花独放天下春,夏秋时果实累累。梅为中华民族最先认识到的可食之物,同时花以其形色高雅、刚毅、圣洁,被人们用以比德,畅神,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审美对象,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——梅文化。由食梅,植梅,用梅而艺梅,器梅,颂梅,由梅林,梅景而阿爱梅,赏梅,由梅品而人品,历代梅文,梅诗,梅戏等层出不穷。

  梅花象征着铁骨铮铮,不屈不饶,幸福吉祥。敢斗霜雪,疏放冷艳的梅花,在儒家正绕观念涂抹下,成为高洁守道的凜然君子,不畏严寒刚毅雄杰,惊顽起懦的勇猛斗士。毛泽冬《咏梅》一词更是把这种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时代高度。满身清气,屹立于严寒里;坚贞不屈,傲视风雪;独立,奋进,不依附于他物,正是中华民族气魄之根本,节气之象征,无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巨大的 社会影响力。

 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。古人认为,“梅具四德,初生为元,开花如亨,结子为利,成熟为贞”。梅花绽开五瓣,象征快乐,幸福,长寿,顺利,和平,有梅开五福之说。喜鹊在梅枝上欢悦鸣叫的图案,常被称为“喜报早春”,“喜报春光”,“喜上眉梢”,取谐音或寓意。吉祥图案还有“竹梅双喜“,由竹梅和两双喜鹊纹图,竹喻夫,梅喻妻,常用以祝贺新禧。

  梅花还吸引了古今无数的诗人画家,或咏梅言志,或借梅寄情,流传下來的诗画之多,远非其他花卉所能比。

  梅花的鉴赏


  梅为我国特有花木,历史悠久,梅不畏寒,独步早春的精神,历来比喻人的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。宋代诗人陈亮在诗中写道“一朵忽先变,百花皆后香,欲传春消息,不怕雪埋藏”。梅树寿命长,有达七百年者,愈老者观赏价值愈高,故有“老梅花,少牡丹”之说。

  赏梅:贵稀不贵繁,贵老不贵嫩,贵 瘦不贵肥,贵合不贵开,称梅之四贵 。古人去:“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,密则无态。”

  梅花在庭院中的配置可分为两种方式:一是开辟专园及山坡山岭水涯溪畔而大片栽植,取名梅园、梅岭、梅坞、梅溪、梅亭等。花时,香飘数里,落英缤粉,宛如积雪。另一类是在庭院中,或植于建筑的一角,或配以山石小品,或以松、竹混栽(松、竹、梅素称“岁寒三友”)。

  散点种植三、五株于窗前疏篱,则月白风清之夜,即得篱落横枝的画意。梅花盆栽,则讲究虬枝屈曲,姿态古雅。花时剪取数枝插入瓶中,置于案头能维持数日之久。

  名人与梅花


  梅花集高洁、秀雅、坚毅于一身,其色、香、韵、姿俱佳,特别是在冰中孕蕾,雪中开花的品格,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。

  毛泽东的著名的卜算子《咏梅》,既赞颂了“梅花欢喜漫天雪”那傲然挺拔的铁骨,又推崇梅花那“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”的高尚风格。

  鲁迅曾精辟地用梅花作过一个比喻:“中国真同梅树一样,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,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,又回复到繁花密缀,绿叶葱茏的景象了。他还请人为他篆刻过“只有梅花是知己”的石印,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怀等等。

 

 

 

Copyright 南阳塔子山梅花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